畅聊系列 | 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史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承载着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关键使命。回顾国产操作系统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起步探索,到如今的逐渐崛起,每一步都凝聚着国家的坚定决心与不懈努力。
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世界上最早的通用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中国也开始筹划研究计算机。1952年,数学家华罗庚在中国科学院的数学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标志着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正式起步。然而,在操作系统领域,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一片空白。
进入六十年代,中国加快了计算机的研制步伐,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1968年,为勘探石油而设立的150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百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DJS-11,并搭载了中国的第一套操作系统。这是一个多道批处理系统,与美国六十年代普及的IBM System/360类似,为中国操作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八十年代,随着计算机小型化和普及化浪潮的兴起,中国也开始研制国产化PC。1983年,电子工业部决定研制国产化PC,并推出了国内第一套PC兼容机的中文操作系统CCDOS。此后,软件汉化热潮席卷全国,推动了PC在国内的普及。然而,针对DOS进行汉化虽方便用户,但从版权角度存在问题。因此,国内开始探索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国产操作系统。
九十年代,国产操作系统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爆发。在这次浪潮中,几乎所有企业都选择了当时正高速崛起的Linux。1999年,中国第一款基于Linux/Fedora的国产操作系统Xteam Linux 1.0正式发布,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Linux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后,红旗Linux、中软Linux等纷纷涌现,国产操作系统似乎即将迎来崛起的曙光。
然而,后来的发展出乎预料。国产Linux操作系统由于卡顿严重、用户体验差、生态未建立等问题,迅速走向衰退。这一时期的失败让国内逐渐意识到,发展国产操作系统绝非易事,而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进入新世纪,国产操作系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国务院将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项目)确立为推进信息技术发展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明确了发展基础软件的目标。此后,国产操作系统再次获得政策层面史无前例的巨大支持,迅速走出此前阴影。
2009年,以中标麒麟、银河麒麟、深度、欧拉、新支点等为代表的第二次国产操作系统浪潮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这些操作系统在技术水平、市场接受度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其中,麒麟操作系统更是连续十二年保持了中国Linux市场占有率的第一名,成为国产操作系统的佼佼者。
除了麒麟家族以外,深度、欧拉、新支点等系统也各有千秋。深度系统以其美观且易用的特点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欧拉系统则凭借华为的技术实力和生态优势,在服务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新支点系统则广泛应用于政务、金融、电力、交通等多个领域,为国产操作系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国产操作系统仍面临诸多挑战。然而,随着国家对信息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国内科技企业的不断努力和创新,相信国产操作系统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让我们共同期待国产操作系统的美好未来!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